该方法完全依赖太阳能和地球富集材料,无需化石燃料或昂贵资源。
作为已知最清洁的燃料,绿色氢能推动工业脱碳、驱动交通工具,为可持续未来提供关键解决方案。近日,印度班加罗尔纳米与软物质科学中心(CeNS)—— 科技部(DST)下属自治研究机构 —— 宣布开发出新一代可扩展装置,通过分解水分子生产绿色氢燃料。该系统完全依赖太阳能,摆脱了对化石燃料或其他能源的依赖。
太阳能驱动绿色制氢技术突破
印度研究团队创新性地采用n-i-p型异质结结构,设计出基于硅的光阳极。该结构由堆叠的n型二氧化钛、本征硅(未掺杂)和p型氧化镍半导体层组成,协同增强电荷分离与传输效率。所有材料均通过磁控溅射技术沉积,这种可扩展的工业化工艺确保了精确度和生产效率。
据印度科技部公告,该装置实现了600 mV的优异表面光电压和0.11 VRHE的低起始电位,在太阳能制氢方面效能卓越。其光吸收能力更强、电荷传输更快、复合损耗更低,这些正是高效光解水制氢的核心要素。在碱性条件下连续运行10小时后性能仅下降4%,这种长期稳定性在硅基光电化学系统(PEC)中实属罕见。
展开剩余38%技术亮点与全球研发进展
新装置具备高效率、低能耗、强耐用性和低成本四大优势,即使放大规模时光阳极仍保持优异的水分解性能。"通过精选智能材料并构建异质结构,我们不仅提升了性能,还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可行性,"研究负责人Ashutosh K. Singh博士表示,"这让我们向经济高效的大型太阳能-氢能系统迈进了一大步。"团队指出,经进一步开发,该技术可为从家庭到工厂的氢能系统提供动力。
全球绿色氢能领域近期进展频传:汽车和能源公司正探索更高效利用绿氢以降低碳排放和成本的方案;多家机构持续推进规模化制氢技术研究。本月初,韩国汉阳大学ERICA校区团队也宣布开发出新型制氢技术 —— 通过调控金属有机框架中的硼掺杂量和磷含量,制备出性能优于传统电催化剂且成本更低的磷化钴纳米材料。
如果朋友们喜欢,敬请关注“知新了了”!
发布于:北京市线下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